(石榴公主努力学习,用第一人称写故事,故事来源于身边人物的真实经历。传递生活真善美,弘扬头条正能量!)
文/石榴公主 素材/小喜
今年四月份,是石榴公主的母亲去世20周年纪念,我和妹妹提前相约,回到老家县城,给母亲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祭拜仪式。
回老家期间,偶遇我的初中老同学小喜,几年不见,听说她80岁的父母这两年都得了重病。小喜的母亲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,她父亲本来就有基础病,去年不小心跌了一跤,摔断了一侧股骨头,不得不卧病在床。我和妹妹抽空去小喜家里,探望小喜的父母,她父母年老体弱多病,都失去了自理能力。
我是小喜,1973年12月出生,今年51岁,在县直行政单位担任财务科长。我老公叫小君,他是1972年的,今年52岁,是我高中同班同学。
我的父亲今年84岁,母亲83岁,二老都是县属国企化肥厂的车间工人,企业退休工资不高,勉强顾够老人的生活费。我们家有三兄妹,我上面有一个哥哥,一个姐姐,我是小女儿,是父母最宠爱的幺姑娘。
1990年,我初中毕业,成绩比较优秀,顺利考进了县一中。小君,我的老公,当年从一个最边远的乡镇初中毕业,考上了县一中,他是我高中同班同学。
进入县一中,我们班上女同学很少,大多数同学都来自农村,县城初中毕业考上一中的女同学少之又少。我的父母亲都是国企工人,哥哥姐姐从小对我也很宠溺,所以我的穿着打扮在班上算是非常干净、时髦的一个。高一下学期,听同学们背后悄悄议论,我被男同学们评为班花,算是比较漂亮的那一个吧?
高一下学期,我的同班同学小虎,同样来自县城的他,经常邀我一路上学,一路回家。慢慢的,小虎对我暗生情愫,给我递小纸条表白,说他蛮喜欢我。
经过一段时间默默的观察,我发现小虎不仅长得帅,而且很聪明。他理科数理化成绩很好,经常主动帮我辅导作业。我们县一中都是住校,在每周日傍晚去上学和每周五下午回家的路上,他经常在我家旁边的巷子口等我,给我揣两个煮熟的鸡蛋,或是几个橘子,哄得我非常开心。
高一结束放暑假,乡镇的同学们都回家了,我和小五偷偷的早恋了。十五六岁的男孩女孩情窦初开,一起写作业,一起骑着自行车在河边转悠,默默的欣赏,悄悄的喜欢着对方。
我文科比较好,语文英语成绩突出,小虎理科比较好,可他的英语和作文,实在是比较差。
上了高二,我经常把英语笔记借给他看,无奈小虎不太认真,比较懒散,综合成绩始终在班上中等偏下。我认真学习小虎的理科做题方法和逻辑思维,数学物理成绩提升很快,成绩慢慢的爬到了班里中等偏上。
时间过得真快,高二下学期的一天,小虎突然没有来上学。他给我写了一封信,信里面说,家里考虑到他的成绩不是很好,让他去考兵参军了,去部队上锻炼2年;他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训练,好好学习,争取以后考上军校,让我一定要等着他呀!
与此同时,我们班上的男同学小君,也收到了小虎的一封来信。他们俩是同寝室的同学,也是最好的兄弟。小虎在信中告诉小君自己内心的小秘密,说他一直喜欢班花小喜,和小喜悄悄谈恋爱已经大半年了。为了追求自己的前途,他不得不接受家里的安排,考兵来到部队。小虎告诉小君说,我在部队当兵有两年,你们高中毕业还有一年,拜托好兄弟,你在这一年里帮我多照顾小喜,在学习上多帮助她,在生活上多关心她,重点是,小喜温柔善良,漂亮可爱,千万不能被别的男生给拐跑啦!
接到好兄弟小虎的来信,小君对我的关心关照格外多了起来:学校开水房离女生宿舍比较远,经常需要排着长队打开水,小君每天默默拿着我的开水瓶帮我打开水。食堂打饭排队人很多,我个子太矮太瘦了,经常挤不进去,小君总是用他魁梧的身材提前排好队,看到我一进食堂,他就把他排好的位置让给我,保证让我提前吃上热饭热菜。我的物理一直学得不太好,小君把他的笔记借给我抄,有空就给我讲解力学、电学重要章节,出题目让我多练习。
小君喜欢晨跑,有一段时间他约我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,组成晨跑队。每天早上六点,我们比其他同学提前半个小时起床,在大操场练习跑400米。慢慢的,我的身体锻炼的更好了;渐渐的,小虎的来信越来越稀少,我和小君,却走得越来越近了。
此刻的小虎,已经在部队执行任务,他不得不和我断了联系;我很伤心,有一次我给小虎写信提出分手,信也被退了回来。后来我才得知小虎,新兵训练三个月结束后,他就被抽调去执行特别紧急的任务,写信打电话都很不方便,所以和我们都失去了联系。
哎,年轻时,我们都不懂爱情啊!
高三毕业的前几天,学校举行毕业晚会,六个毕业班的同学都在大操场观看晚会。小君也有一个节目,是男声独唱。他上台演唱了电视剧《渴望》里面的主题曲,他浑厚的男中音倾情吟唱:“悠悠岁月,欲说当年好困惑,亦真亦幻,难取舍…故事不多,宛如平常一段歌,过去,未来共斟酌……”
唱完第一段,小君拿着话筒,对着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勇敢的大声说,我要把今天这首歌,献给我最喜爱的那个姑娘,她就是我的同学,小喜!我祝愿她高考顺利,考上理想的大学!
那一瞬间,现场被小君这番话点燃,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望向我,我羞红了脸,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啊!
毕业晚会结束之后,小君约我带在大操场走一走,散散步。缓解即将到来的高考,带来的紧张情绪。我和小君在大操场转了两圈,他悄悄的告诉我说,其实一进高一,他就喜欢上我了,因为我是城里长大的姑娘,心高气傲,他家里很贫寒,一直不敢对我表白,只能默默的努力学习。后来小虎参军走了,写信告诉他,我是小虎的女朋友,他和小虎是好兄弟,就只好把对我的懵懂感情默默的压住了,鞍前马后的关心照顾我。
听完小君的真诚表白,我沉默了,自从小虎当兵走了以后,这一年多,我已经习惯了小君的关心关爱,已经习惯了小君的默默照顾。我拉了一下小君的手,红着脸羞羞的跑开了,算是对小君的表白做出了答复。
高考成绩出来了,我和小君都考上了州城中专,恩施州财经学校,我读的会计专业,小君读的市场营销专业。
1993年9月1日,我和小军背着铺盖箱子,同时赶到到恩施州财校报到。
进入财校中专以后,没有了高中的考学压力,我和小君又恰好考进同一所学校,继续同学两年,我和他的联系更紧密了。
每当周末,他都骑着自行车带我在恩施城周边郊游,我们一起去大龙潭野炊,一起去车坝水库看风景,一起去土桥坝吃土家烧饼。
渐渐的,渐渐的,我被小君的温柔细致所打动。读中专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,要去实习,面临着毕业分配。小君说,小喜,正式做我的女朋友吧,我们一起回到老家,先实习几个月,毕业后回乡工作,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,也把我们的小家庭建设好!
1995年8月底,顺利毕业,小喜学的会计专业很受欢迎分配到了县里某乡镇人民政府,成了一名基层公务员。而小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,他学的市场营销,被分配进了国营水泥厂,主要从事产品销售工作。
两位年轻人的工作稳定之后,恋爱关系稳定,进入谈婚论嫁阶段。小喜周末随着小君回过几次他在乡下农村的家。小君的父母看小喜,是越看越欢喜呀!小巧玲珑的城里姑娘,落落大方,又是读过书的女孩子,有乡政府工作单位。小喜一进门,就帮小君的妈妈做饭打扫,给小君的两个弟弟辅导作业,深得小君他爸妈喜爱!
1996年春节前,小君的父母准备了腊猪蹄、土鸡、鸡蛋等一些自家产的农村土特产,让小军专程到小喜的父母家去拜访提亲,期盼能够早日把大儿媳妇娶进门。
当小君提着父母亲准备好的各种土特产,虔诚的到小喜家里提亲的时候,小喜的父母态度很冷漠,对小君不冷不热的,没有热情的招呼,根本就没有留他吃饭。
小君和小喜都很纳闷,小君坐了一会儿,觉得好尴尬,悻悻然站起来走了。
当小君下楼走了之后,小喜忍不住埋怨起自己的父母,她说:爸爸妈妈,小君是我的高中同学,财校中专又同学两年,我对他是很认可的,是作为恋爱对象带回来的呀!他个性温和,为人善良,是我打心眼儿喜欢的人啊,我是踏踏实实准备和他结婚的,让父母帮忙把关。
小喜的妈妈一听“把关”二字,勃然大怒:小喜呀,你是我们的宝贝女儿,我们本来就在国企化肥厂上班,你好不容易读这么多年的书,进入乡镇政府工作,你马上面临的是要想办法调进城里来呀!小君这孩子,看起来人品确实不错,可他家在农村,父母是老实巴交的泥腿子,没有一点能力帮你调动工作。你们将来结婚买房子,买车,带孩子,他的父母还要供他2个弟弟读书,根本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嘛!我们应该选择一个经济条件好的家庭,爸妈都是为了你好啊!
小喜的父亲,连忙告诉小喜:你妈妈说得很有道理,有位一把手局长的儿子,和你一样也是公务员,前几天他爸还找媒婆上门来提亲呢,他们知道我们家教养好,女儿书读得多,又有正式的工作单位,可喜欢你了!你不考虑考虑吗?人家父母都是在县直某局工作,经济条件好,在县城有两套房,只有一个独儿子,将来也能帮你调动工作,也能支持你们的小家庭啊!
小喜一听,可生气了,立即找他的高中同学石榴公主诉苦,石榴公主也劝小喜,父母的话,也许有道理,如果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,将来也不一定生活幸福呀!
小喜告诉石榴公主,你从小就是父母的乖乖女,我可不想当你这样的乖乖女,我就要嫁给小君,我和他才是真爱。
接下来的一年多,小喜和父母彻底闹翻了,她赌气从家里搬出来,住进了石榴公主的家里,每周往返县城—乡里,父母打电话她也不接,父母到单位找她也不理会,坚持要嫁给小君。
小喜的父母亲急坏了,来找石榴公主和石榴公主的父母,一起去劝说小喜。
小喜是个倔丫头,用我们恩施的话说就是“鹅卵犟”,父母拿她实在没辙。
有一次,趁小喜回家拿换洗衣服,小喜的父母把她反锁到房间里,父母逼着她,如果硬要嫁给小君,我们就把你反锁几天几夜,把你饿晕。
被父母反锁在家里,小喜家在五楼,出来不得,后来她趁夜色翻窗户,顺着下水管道,爬到二楼,从二楼的防盗网上面跳了下来。这一次。小喜受伤了,左小腿骨折,住院很长一段时间才康复。
小喜的父母,看小喜吃了秤砣铁了心,就让石榴公主把小君叫到他们家,让小君给他的父母跪下,当着父母的面保证以后一定会对小喜好。小君当场跪下,对小喜的父母郑重承诺,一辈子对小喜好。
1998年底,小喜和小君结婚了。婚礼举办的很简朴,因为小君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要读书,父母都在农村,还指望着小君那点工资供弟弟们读书呢,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他们两个的小家庭。
还是小喜的父母看小女儿可怜,给她陪嫁了6000元现金,还买了铺盖、洗衣机,电视机、自行车等,小两口才在小喜的单位集体宿舍里,结了婚成了家。
没过几年,县里水泥厂改制,小君彻底下岗了。他们2001年生了女儿,家里的经济全靠小喜在乡政府上班的那点工资支撑,难以为继,非常困难。
小喜和小君非常节约,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,家里的生活过得很拮据。
小喜的父母唉声叹气,常常念叨,说小喜不应该嫁给小君,说之前上门提亲的某某局长的公子,都提拔担任副科级干部啦,对小女婿小君,一直都没有好脸色。
二老抱怨归抱怨,心疼女儿呀,看不得小女儿过苦日子,总是默默的委托石榴公主,给小喜送点肉菜,给外孙女买几套衣服。
自从小喜和小君结婚,小喜的父母有好几年从来不登他们小家庭的门,也不和小君说话。在他们二老看来,小君实在是把小喜害苦了呀!
小喜可不这么认为,小君虽说下岗了,工作不太顺,但是他对小喜娘儿俩非常好,家里做饭洗衣等家务,基本都被小君承包了,孩子的学习,也是他在管。小喜除了在乡里上班,就是和姐妹们逛逛街,带带女儿,过得很幸福很开心的。
又过了几年,小喜考进了县直某单位做会计,小君利用做销售时候的人脉,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,主要从事农产品销售。小君不惜力气,为人实诚,他把周边乡镇的富硒茶叶、恩施小土豆、土家腊肉,通过我们的同学关系,和以前他在水泥厂做销售时熟悉的客户朋友,慢慢越做越大,越做越强。
结婚20多年,小君一直很心疼小喜,把她当公主一样宠着腻着,用小喜自己的话说,她基本上是十指不沾阳春水,回家只管吃呀!
小君刚下岗的那两年,小喜他们家确实很困难,后来随着小君自己创业开公司,家里的收入好了起来,在县城买了电梯房,买了商铺,买了途观车。她们的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,现在武汉某211大学读大四了。
随着小喜调进县城上班,小君创业赚大钱了,小喜的父母才慢慢解开心里多年的疙瘩,接受小君这个小女婿。
那些年,小喜的娘家发生了一些事儿:首先是小喜的哥哥,下岗了,离婚了。小喜的哥哥本来也在一家国企上班,40出头的时候,她嫂子出轨了,带着孩子跟着人家跑去外地,硬要离婚。小喜的哥哥郁郁寡欢,从此一蹶不振。国企改制,小喜的哥哥也下岗了;下岗以后,就在他父母家啃老,慢慢染上了赌博的恶习。
小喜的哥哥去打牌,十回有九回输,输了就在亲戚朋友那里到处借钱,欠债很多。没过两年,小喜的哥哥离开了家,谁也不知他去了哪里。亲戚朋友都说,他肯定是出去躲债了,也有人议论,他因为心情郁闷跳河了。总之,小喜的哥哥,至少有十年没有回家,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。可怜小喜的父母,跟着大儿子愁白了头,她妈妈患了老年痴呆,逢人就问,看到她大儿子了么?
小喜的姐姐有个独儿子,大学毕业以后考去了河南郑州工作,在那边成家了。两年前,她姐姐的儿媳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孙宝,亲家有病不方便看娃,姐姐姐夫都去郑州照顾外孙子,已经有两年了。
可怜小喜的妈妈,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,本来他爸爸照顾他妈妈几个月,照顾得也还好,有一天晚上,小喜的妈妈跑出去了没有回家,她爸爸急得到处去找,小喜和小君得知消息,也到处去找。她爸爸一时心急,跌了一跟头,摔断了一侧股骨头,哦豁,二老都躺医院里了。
这一年多,小喜的妈妈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,认不得人,经常出去了也不晓得回家;小喜的爸爸股骨头摔伤以后,基本上也失去了自理能力。
两位老人急需要人贴身照顾,大儿子失联多年,小喜和姐姐商量,两姐妹轮流照顾父母,可是姐姐那边儿媳要求她们照看孙子到孩子三岁上幼儿园,不照看也是不可能的。如果在同城还好一点,可儿子在郑州工作安家,离湖北这么远,怎么可能两头兼顾呢?小喜也还要上班,她一个人照顾父母两个病人,确实力不从心啊!
此时,小君站出来了,他和姐姐姐夫、小喜商量,把岳父岳母接到自己家里养老,两姐妹每家出一点钱给岳父岳母,请一个护工,小军把公司托付给其他的朋友帮忙照看,这一年多,他放下生意,以照顾岳父母为主。
每天清晨,小君负责买菜,安排岳母一天的生活,让护工阿姨细心照料陪伴岳母,按照岳母的口味做菜;如果老人要出去溜达,就让护工阿姨好好的跟着。
然后,他去医院给岳父送饭,给岳父擦洗身子、按摩,和医生沟通老人的康复治疗方案。下午他把公司的事情稍稍交代一下,赶紧回到家里,看看老人的饮食状况和休息情况。
小喜的母亲,有时很烦躁,在家里连夜闹腾,摔碗摔东西,和护工阿姨吵闹僵持不下,小君和小喜,给岳母和护工阿姨分头做工作,安抚老人的情绪
每天下午,小喜下班后回家,给父亲做好清淡饭,小军负责开车送饭,两人轮流在医院陪伴老爸。
小喜的妈妈老年痴呆非常严重,她每次把小君都认成是自己的大儿子,完全认不出小女婿。
小喜愧疚的说,小君啊,我爸妈以前不同意我们俩谈恋爱、结婚,好几年对你很冷漠。现在父母年纪大了,生病了,全靠你照顾啊!我妈总把你叫成我哥,你干嘛还这么细心的照顾她呀?小君说,妈妈认不出我了,但是我永远认得她是咱妈呀!
小喜感叹的说,年轻的时候,父母总是希望我嫁给家庭条件更好的对象,坚决反对我和小军谈恋爱,一直嫌弃他家庭贫寒,嫌弃他没有一个好单位。
父母年纪大了,身体差了,才知道这个小女婿,当年他们最看不起的小女婿,现在是照顾他们最仔细,最贴心的人。
每当小喜和小君念叨,我的哥哥完全没有担负起孝敬父母的责任,我的姐姐又要忙着在郑州照顾她外孙子,哎!我的父母这全靠你照顾啦,你辛苦啦!
小君总是安慰小喜:我们俩走到一起,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,我照顾岳父岳母是应该的,你不是也在辛苦的照顾父母吗?
孝敬父母的人,一定会得到回报,一定会得到福报的。小君夫妻俩精心照顾父母,他们的女儿看在眼里,也努力学习,也孝敬外公外婆爷爷奶奶。
俗话说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孝敬父母,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。生为人子,我们务必孝顺!没有父母,就没有如今的我们,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,让我们能够有幸来到这世上,看尽世间繁华。
孝顺父母,如同敬佛。父母就是我们最大的佛,他们无时无刻都是关心着我们。人生,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。时间不会倒流,现在你孝顺父母,还要等到什么时候?世上最大的悲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,莫要等到来不及时,才幡然悔悟。
(本作者只在石榴公主头条号发表文章,其他平台如有本作者文章,均为抄袭。本人已开通头条首发一键维权,凡是抄袭搬运洗稿,本作者坚决追究到底!)
这是石榴公主写的第六篇故事文章,创作不易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,请勿对号入座,不必过分解读。文中图片均来自头条免费图库,侵立删。敬请期待第七篇,公主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呈现给您。
#妙笔生花创作挑战#?
本文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