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源听到结婚的反应
发布时间:06-24 发布者:任逍遥ZD 点击:0次
不久之前,一段引人注目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,视频中一位王源粉丝身着婚纱出席王源的演唱会。
在这场演唱会结束后,王源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微博,感谢所有来看他演唱会的粉丝,并特别提到了那个穿婚纱的粉丝。
他说:“今天在广州看到了一个穿婚纱来的粉丝,让我很惊讶也很感动。你是我的新娘吗?哈哈,开玩笑啦。谢谢你给我带来了这么特别的礼物,我会珍惜你对我的爱和支持。希望你能找到一个真正爱你的人,祝你幸福。如果有机会,我想亲自跟你说声谢谢。你是我最特别的粉丝,也是我最特别的朋友。”
那个穿婚纱的粉丝看到了王源的微博,她感到非常激动和幸运。
她回复道:“王源,你是我的偶像,也是我的梦中情人。我穿婚纱来看你的演唱会,是因为我想让你知道我有多爱你,也想让你记住我。我不敢奢望你能娶我,但我希望你能快乐。谢谢你给我的回应,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。我会永远支持你,永远爱你。”
王源再次回复: “谢谢你的爱和支持,你是一个很勇敢和特别的女孩。我希望你能珍惜自己,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。我们都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,也要相信自己的价值。我们都是彼此的朋友,也是彼此的力量。我们都要加油!”
王源的粉丝在演唱会穿婚纱的举动让人们惊叹不已,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,纷纷留言点赞。
更有网友称:粉丝穿婚纱去王源演唱会是双向奔赴的爱。
什么是双向奔赴?
双向奔赴的意思是两者为了一件事情的发展一起努力,也被常用来描述两个人的感情,只有双方都真挚付出而不是单相思,这段感情才更加珍贵或真诚。
王源与粉丝之间能称为双向奔赴?
从王源的回复可以看出,他可能只是怕影响粉丝的生活或自己的生活,表达了基本的感谢,而粉丝所付出的代价,却不可同日而语。如果王源与粉丝们都是双向奔赴,他该有多么博爱。
有人可能认为王源与那位粉丝是“一见钟情”。
所谓的“一见钟情”,不过是你在脑海中早已对他或她的外貌、性格等特点作了预先的刻画,而那个人正好符合这一点。
如《三体》中罗辑(逻辑)对庄颜(庄严)的爱情。
你以为王源与穿婚纱的粉丝之间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?
在王源的后续巡演中,穿婚纱的粉丝越来越多。
在一场演唱会中,王源在唱《姑娘》:“我总是会想,我会遇到个什么样的姑娘,想啊想,想啊想……”
粉丝们集体大喊:“结婚,结婚!”
王源听到后回应:“使不得,使不得,使不得呀!”还现场改了歌词:“想啊想,想啊想……不想了!不想了!”边说还边摆手。
这可能是王源对粉丝们的热情感到惊诧,也可能是怕她们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。
粉丝们穿婚纱去王源演唱会的行为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:一些粉丝因此被男友嫌弃导致双方分手。
一些人认为婚纱象征着圣洁的爱情,不应该被随意地穿着。而支持者则认为,这是他们的穿衣自由,该行为没有任何不妥。双方各执己见,争论不休,甚至引发一系列骂战。
因为该事件的主要群体是女粉丝们,有人便在争论中将话题引向性别对立,霎时评论区一片乌烟瘴气。
有网友评论,冲突的本质是思想观念的冲突。
确实如此,不同人对婚纱有不同的理解:有些人认为它只是一件珍贵的衣服,有些人则认为它是婚姻与爱情的象征。
那么,婚纱、婚姻、爱情又是什么?
起名为“婚纱”,是因为它以 纱质材料制成,是新娘结婚仪式及婚宴时所穿的西式礼服。
白色婚纱在维多利亚时代最为盛行。当年,维多利亚女王就是身穿漂亮的白色婚纱嫁给心上人的。从此,白色婚纱风靡全世界,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最受女孩们青睐的婚庆礼服,因为它象征着纯洁和忠贞。
那些未婚的、已婚的女粉丝们穿着白色婚纱来到王源的演唱会,其含义在外人看来不言而喻。
但时代已不同,前朝的尚方宝剑可斩当朝的臣子?旧时的观念在如今的社会又能否适用?便又要见仁见智了。
再谈婚姻与爱情的关系。
婚姻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,是男女两性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,即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或法律或社会风俗习惯所承认的、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,男女两性结合为夫妻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。
现在中国的婚姻形式为一女一男,以夫妻名义生活并组成家庭,他们大多自愿结合在一起,互相接受、互相依靠。但古时却不是如此。
在封建时期,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,那时的女性地位相对较低。
在更早的原始时期,实行的是群婚制度。群居生活在一起的人们,他们杂乱的性交。“男女群居杂处而无别”便是那时最真实的写照。
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婚姻实则并不是爱情,而是一种契约,或平等、或不平等,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存。
即使是在现在的中国,整个婚姻法里也没有关于爱情的只言片语。
有了契约就会有破坏它的人,古时有:“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。”现在,,对于不遵守他的人来说,结婚证也只是一个红马甲、一纸空文罢了。
出轨的人越来越多,婚外情已逐渐成为常态,闪婚、闪离也不在少数,他们可以为此找到种种原因。
这些人是对现在的婚姻制度不满,想要返祖吗?
爱情是什么?这个问题太过简单,也太过复杂,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,这是一个太过“形而上”的问题。
但我知道,契约是需要忠诚的,婚姻也是需要忠诚的。
你是否还记得结婚典礼上司仪问的那句话:
“你愿意娶某某为妻吗?爱她,忠于她,无论贫穷富贵、健康、疾病,都不离不弃、长相厮守?”
“你愿意嫁某某为丈夫吗?爱他,忠于他,不论贫穷富贵、健康、疾病,都不离不弃、长相厮守?”
那时的你回答了吗?回答了什么?
你认为那只是走个过场而已,但对另一半来说,那是你对他一生的承诺。
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并不只是一句空话。
恩格斯也曾说过:“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。”
常有人言: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,也不能为爱情保鲜。”
我却知道,婚姻可能不是源于爱情,但爱情却可以成就婚姻。
我们虽处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社会,但婚姻依旧不全是基于爱情,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,不同的想法之间难免产生碰撞,如何解决这些碰撞产生的矛盾?
其实古人早已给了我们答案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你可能并不理解,但你见过医院里日夜照顾生病伴侣的夫妻吗?你见过公园里牵手散步的老夫妻吗?你见过环卫工人互相带饭的老夫妻吗?
你一定见过,因为这很常见。他们早已过了用荷尔蒙来吸引对方的年纪了,但依然彼此陪伴,相濡以沫,这就是婚姻,他们真正做到了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。
本文标签:
上一篇:
爱与被爱同时发生
下一篇:
孙海洋的爸爸去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