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让弟弟猜玩偶的价格
发布时间:07-04 发布者:李络舒 点击:0次
文/涵美一
码字不易,抄袭、洗稿必究
01
周末逛商场给我女儿买玩具,遇见的一件小事一直在我心口“盘旋”。
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盯着一个毛绒公仔看了很久,后来,她咬了咬嘴唇,转过身对正认真给一个男孩(看年龄像是女孩的弟弟)挑选遥控玩具的女人弱弱的说了一句,“妈妈,你可不可以给我买一个娃娃,很小的一个就行……从小到大,你都没有给我买过呢。”
女人头也不抬、言辞犀利地拒绝了小女孩,“不买!你一个赔钱货要什么娃娃!浪费钱!”
女孩儿听后低下头一言不发,而此刻她眼前的母亲正兴高采烈、语气温和的夸赞小男孩挑选好的一个遥控汽车,“眼光真不错!就要这个了是吗,宝贝?”
看见男孩儿点头,女人便满意的牵起他的手,带着他愉悦的走向了收银处,而她们身后的小女孩,在依依不舍的看了两眼心仪的毛绒公仔后,一边闷闷不乐的掰着手指头,一边跟着母亲和弟弟往门口踱步。
待她们走远,我走到她们之前呆过的地方,分别看了一下那两个玩具:一个29.9元,一个300元。
29.9的是小女孩看上的毛绒公仔,300的是她弟弟买下的遥控汽车。
一旁本来就有些生气的先生,在看到两个不同的价钱标签后,忍不住愤怒的说了一句,“就要一个30块钱的公仔,值得用赔钱货这种词去骂吗?那个做母亲的自己不也是女人嘛,怎么还能那样说自己的女儿!”
听到先生的话,再想到女人的种种表现,我脑海里随即就闪现“重男轻女”这个词。
02
现在想想,很难形容自己当时是什么心情,但小女孩儿失望的神态以及她母亲那句“你一个赔钱货”一直在我心头挥之不去。
尤其是母亲随意又不在乎的态度,对女孩的冷淡绝对不是一两天。
母女之间的感情,本应更加的和谐与美好,而不该是“穷凶极恶”的残忍。
我不知道那个小女孩长大后是否还会记得多年以前因为一个30元的玩具而被自己的母亲无情奚落,但如果她还有印象的话,一定会因为母亲的“区别”对待而心生芥蒂。
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没有什么能比自己母亲言语上的“歧视”更具有杀伤力了。
也许,有人会说,母亲无意间的一句话罢了,没有那么严重的后果。
其实,至亲之间,父母有时说出的不得体的话就犹如一把飞出的利刃,即便他们可能无心,但听到的孩子一定会被刺中、伤害。
很多时候,即使孩子们看起来年幼,但她们的内心大多敏感又脆弱,父母的一言一行、乃至“区别对待”一定会对他们的内心造成难以释怀的影响。
所以,永远不要小看父母的一句“无心之失”,也永远不要高估一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03
想起我小时候,母亲也是有些轻微的“重男轻女”,她不仅喜欢处处偏袒弟弟,而且不管买任何东西都会先想着弟弟,平时做了好吃的饭菜,都会端到弟弟面前,让他先吃,而我从来都是被忽视。
也因为觉得女孩子读太多书无用,母亲还曾多次不愿让我上学。
尽管母亲常说我这个做姐姐的,要懂得让着弟弟,但我还是会忍不住言辞激烈的和她争吵。
那时的我记恨母亲偏心,而且常常怨怼:同是一个妈所生,为什么自己的待遇却和弟弟有着天壤之别。
后来,随着年龄逐渐增长,我虽然有时会刻意提醒自己母亲只是爱弟弟多一些,但还是会对母亲的“重男轻女”难以释怀,特别是每次只要想到自己与弟弟的种种“不平等”,总是会忍不住的心酸。
而母亲至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她的所作所为有任何不妥,即便是长大成人后,她还是会事事以弟弟为重心。
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,我大学刚毕业那一年,因为刚找到工作,再加上还要租房子,身上没有那么多钱,因此便给母亲打电话借5000块钱,可是,母亲想也没想就以“没有”而一口回绝,完全不顾我当时艰难的处境,最后,还是父亲出面,偷偷的给我汇了钱。
我以为是当时父母做生意亏了本真的没钱,然而没过多久,母亲却毫不犹豫地拿出了30万,给弟弟早早地买了房。
这件事一直成为我心中的刺,纵然是时过境迁,现在自己也已结婚生子,但只要想起,仍然是悲不自胜。
04
实话讲,有时我也很不理解一些母亲的“重男轻女”思想:一来是自己本身作为女性,应该更能在情感上与女儿产生共鸣,而不是刻意的选择忽视;二来倘若自己亲身经历过这种观念带来的伤害,应该更能懂得女性在生活中遭遇的诸多不平等,对女儿有更多的怜惜与体谅才是。
然而,生活中残忍的一面却是:有时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往往不是男人,反而还是女人。
《欢乐颂》中吸女儿“血”替儿子还赌债的樊胜美母亲,不管女儿在大城市中立足难的境况,一心只想着帮儿子脱离“困境”;
《都挺好》中儿子留学就卖房供读、女儿读书即使成绩可以上清华,但只让上免费师范的苏明玉母亲,连饭菜中的肉都只会夹给两个儿子;
《安家》中十几年如一日的让女儿无条件供养儿子的房似锦母亲,女儿三天不吃饭从不过问一句,儿子仅吃了一顿方便面就心疼的不行。
这些女人,原本自己就经历过“重男轻女”观念带来的苦楚,却依然无情地把自己的痛苦继续在下一代女儿身上重现。
总有一些父母,因为觉得儿子才是自己血脉的延续,觉得养儿才可以防老,他们偏执的认为女孩就是不如男孩金贵。
也会有一些父母,因为觉得“女孩子注定就是别人家的人”,是替别人养,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过女儿。
其实,究根结底,还是男尊女卑的思想太过根深蒂固,再加上长年累月所处环境的“熏陶”,以至于很多父母都会理所应当的觉得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属品,就该事事以男性为主。
只是,纵然是男女不平等,但,对子女的爱,不应该刻意的不均衡。
05
现在说回文首的小女孩,我不知道那个说她是“赔钱货”的母亲是否有着严重的“重男轻女”思想,也不了解她在日常中能否做到“一碗水端平”,但我明白:童年时期的一些伤害,一旦在女儿心里生根发芽,纵然是她长大成人,也会是难以抹掉的痛苦伤疤。
有一句话叫: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治愈。
很多人在童年时受到的“委屈”都会在长大成人后,想办法的尽全力去弥补,纵然是挽回不了曾经的遗憾,也能寻求心理上的慰藉。
就比如我,因为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直不被母亲重视,在有了女儿后,竭尽所能地给她无微不至的爱,当然,也并不是一味的溺爱,而是只因我经历过母亲“重男轻女”思想带来的痛苦,所以,不希望这种“际遇”再在我女儿身上继续重现。
实话讲,平心而论,我从没觉得女孩子有哪点不好,也没觉得女孩子就一定比男孩子低人一等。
我的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和同事都特别喜欢女孩子,而不再偏执一定要生个男孩儿。
一来是因为当今社会女性越来越独立、越来越努力,为人处事不见得比男性弱;二来是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,即便是如愿的生了一个男孩子,也不一定会在晚年可以老有所依,不一定能享得了他的福,反而还会被儿子一直啃老。
有多少父母,一直偏爱和器重儿子,结果到了晚年生病,仍然是女儿忙前忙后的照顾。
所以,真正成熟又爱子女的父母,不仅要目光长远,而且首先要在思想上“解放”,凡事想得开、不偏执,即便对子女做不到“一碗水端平”,也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。
除此之外,被父母忽视的孩子,如果我们不能得到父母更多的爱,我们就要学会更多的爱自己。
不怨天尤人,不沉溺过去,勇往向前,是我们给自己最好的护盾。
本文标签:
上一篇:
吴克群揭秘贵阳的流量密码
下一篇:
外交部回应city不city走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