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无人驾驶网约车是什么体验
发布时间:07-11 发布者:四川赶路人 点击:0次
据媒体报道,截至7月10日,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累计里程已经突破3378.73公里(单向里程),辐射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,触达人口超过770万。而且,武汉自动驾驶出行累计已超68万单,单程最长里程超过95公里。
某视频博主在武汉实地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,出行里程7.9公里,没有堵车的情况下,原价29块多的费用在优惠后实付12.61元。如果按这个价格算,跟某平台特惠快车的收费水平差不多。
有网友看到新闻说北京、上海也将支持自动驾驶网约车商业化,认为这是大势所趋,因此建议成都也可以搞起来,扩大自动驾驶网约车的投放区域和投放量,加快商业化落地。
成都无人驾驶出租车现状
据新闻报道,成都早在2022年7月22日,就于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10平方公里范围内,投入了8辆自动驾驶车示范运营,面向市民提供免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。
据传后来增加了运营车辆数,现在具体多少辆未知。运营时间也从原来的朝九晚五,调整为现在的朝八晚六。
支持者:竞争不过就另找出路,消费者的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
网友认为,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,在无人驾驶网约车这方面,已经被武汉走在了前面,所以应该尽快赶上。
他觉得除了价格因素,成都应该大力推进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点:
1、节约劳动成本: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长远看,大量劳动力都必须通过智能化、机械化进行替代。
2、促进消费:每天网约车上下班的人,省下的车费,可以拿去吃美食、做医美、健身、旅游、看演出等,用在别的地方,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促进其他消费。
3、提升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:现在不少出租车师傅边开边看视频、路怒、全程打电话闲聊、飙脏话,以及车内恶臭等现象都不少,推广自动驾驶网约车,反而可以倒逼网约车司机们提高服务水平。
虽然现在无人驾驶坐乘体验不如人类开车顺滑,但凭着中国在新能源车研发技术上的“遥遥领先”,这些BUG都会很快被修复。
另外,他还认为成都投放无人驾驶网约车也要控制比例,可以将全市出租车10%的比例给到无人驾驶网约车,这样既不太影响人类的饭碗,也给技术进化留个空间:“万一以后大家都不想开网约车了,或者没有那么多人力来开网约车了,不断升级迭代的无人驾驶智能车可以立马‘上位’。”
对此,也有支持的网友单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,认为出租车师傅们竞争不过就该另找出路:“消费者的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。”
还有网友认为应该将自动驾驶技术,扩大应用范围到轨道交通上,把诸如成渝、成绵乐等城际铁路,夜间改成一个个小容量车次运营。
反对者:高科技最后老跟普通人过不去
其实,反对者除了觉得无人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外,讨论得最多的,应该是认为它抢了底层群众的“饭碗”。
“以后滴滴都没得跑了。”
“滴滴没有了失业率更吓人。”
“现在北京好多外卖也是用无人车在送了。”
……
有人认为这些科技应该用作社会分工的一种补充,不是用来完全替代社会基础工作的。虽然现在武汉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占比不高,但是如果不控制、任由其发展,那很可能替代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。所以,成都即使要引进无人驾驶网约车,也一定要控制牌照发放数量。
还有人认为科技日新月异是好事,能让普通人体验新科技也挺好。但是科技发明被用到生活环境,导致普通人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就不行:“算法围困骑手、平台围困用户、大数据杀熟……怎么感觉我们的高科技,最后老跟吃瓜群众过不去呢?一句话,讨厌那些琢(折)磨普通人的高科技。”
诚然,一方面“无人”工具将成为趋势,一方面不少人也因此而被逼改变生活状态。
你是否支持成都推进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化落地呢?
本文标签:
上一篇:
在中国“过两天”是多少天
下一篇:
美国两架客机空中险些相撞